前言
在最近的女篮亚洲杯赛场上,中国队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虽然这一成绩在宫鲁鸣看来已经算是及格,但在广大球迷和球员心中,仍然充满了不甘和遗憾。特别是看到澳大利亚队欢庆金牌的时刻,许多人心中都五味杂陈,因为中国队也曾离那至高无上的荣誉非常近。
比赛分析
中国女篮在与强手交锋时,往往能展现出明显的优势,是澳大利亚队的劲敌。然而,在半决赛对阵日本队时,却意外地被挡在了决赛圈外。这次失利,或许将成为中国女篮永远难以忘怀的时刻,让大家清晰地看到了比赛中的诸多漏洞。
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出在三分球上。在赛场上,三分球一直扮演着关键甚至决定性的角色。然而,在这场比赛中,中国队的三分球命中率却远低于日本队。回顾比赛,日本队共获得34次三分球机会,命中了16记,命中率接近50%,总得分高达48分,几乎占据了全队得分的一半。反观中国队,虽然有23次投篮机会,但只命中了6记三分球,命中率远远不及日本队。
双塔阵容的弊端
在这场比赛中,宫鲁鸣依然看重张子宇与韩旭的“双塔”组合。然而,这次对阵日本时,“双塔”组合却暴露出了明显的弊端。两人的进攻方式有些拖沓,速度上与日本队的小快灵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此外,两人的攻击和防守之间的转换速度也很慢,给对手留下了大量的投篮机会。比赛的末节,因为没能防住日本队的三分球,中国队最终遗憾失利。
前国手朱芳雨的辣评
宫鲁鸣在赛前曾透露过针对日本队三分球的布局,但结果并不理想。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出现在“双塔”阵容上。除了双塔阵容的问题外,宫鲁鸣自身的训练理念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力推的“万次投篮计划”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宫鲁鸣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无疑重要,但在高水平的比赛中,赛场上的灵活多变和瞬息万变是无法预料的。
朱芳雨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强调女篮不应再过度练习定点投篮,而应注重空间记忆、训练中的专注度以及肌肉记忆的培养。此外,他还建议女篮应平衡双塔高度、提高队伍速度,尤其要针对外线进行培养,增强外线火力。
球员与未来的展望
虽然李梦的回归是许多球迷的期望,但考虑到她已经28岁且受伤病影响,其实力已难以与巅峰时期相比。即使她重新回归国家队,也未必能解决根本问题。如今女篮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李梦能否回归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外线老化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对女篮外线进行换血与调整。同时应该加大攻防力度、锻炼年轻球员。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涌现出如同李梦般的核心球员扛起女篮大梁。同时也希望教练组能够根据比赛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策略和训练方法以适应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和对手的变化。只有这样中国女篮才能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国家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