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16日,据媒体人赵探长的报道,辽宁队球员赵继伟对上赛季实行的4节7人次外援政策发表了看法。他指出,当前的外援政策对本土年轻球员的影响尤为显著。在各队主力对抗并不明显的情况下,本土球员的流动性较差,他们往往无法拥有更多自主选择权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赵继伟表示,尽管单外援政策确实增加了本土球员的参与度,但从比赛的场面和激烈程度来看,还是双外援更为精彩。然而,双外援的引入也确实压缩了国内球员的出场时间。对此,他认为这个时间并非是本土球员“让”出来的,而是由政策与球队安排所定。
赵继伟进一步强调,一个关键的点在于球员应该能够决定自己的发展路线和规划。他表示,球员应拥有更多自主权去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不是被政策和球队所左右。例如,球员应能根据自己的实力和目标去选择合适的球队进行挑战和竞争。
然而,在现实中,双外援或单外援的政策讨论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因为即便政策有所变化,那些年轻球员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主力球员则依然占据着球场的主导地位。以辽宁男篮为例,赵继伟、韩德君、李晓旭等核心球员几乎打满了整个赛季,无论状态如何。而对于像李虎翼、张峻豪、俞泽辰这样的年轻球员来说,他们获得的机会相对较少。
此外,对于一些国企球队如北京男篮来说,情况更为严峻。方硕、翟晓川等老将尽管已过巅峰年龄,但仍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对于年轻球员来说,他们何时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机会则是一个未知数。曾凡博的经历也显示出,即便天赋出众,也需要长时间的等待才能得到展现的机会。
陈国豪在自由市场上的谋求更多出场时间的行为也反映了这个问题。他的话语权远远未能达到预期的那么大,反而是所在球队北控男篮拥有更多的操作空间。这无疑引发了人们对于球员自主权和球队操作的深思。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赵继伟的看法还是从各队实际情况来看,本土球员的发展和机会都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竞争激烈的运动环境更加公平和健康。